生活中常有一些人,走路時間一長便會腳痛。市民王女士(化名)就是如此。一次受傷后就診,她才意外得知,自己的腳踝比其他人多長了一塊小骨頭,因而引發了“副骨疼痛綜合征”。
“副骨并非病態,屬于骨骼生長發育階段的‘意外插曲’?!敝猩酱髮W孫逸仙紀念醫院創傷骨科與足踝外科主任宋衛東主任醫師指出,正常人足部有30多種副骨,一般人群中足踝副骨的發病率為18%~36.3%。該院創傷骨科與足踝外科曾鋼主治醫師表示,作為正常發育過程中的異常骨化,絕大部分副骨“安分守己”,但也有少數情況下會引發疼痛。日常生活中,副骨還容易與籽骨和撕脫骨折相混淆。
該如何對待這些“多長的小骨頭”?專家建議“保持平常心”,必要時對癥治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林偉吟、黃睿
副骨成因:
骨骼發育出現“意外插曲”
人體有206塊骨骼。宋衛東指出,在生長發育的進程中,一旦骨骼發育出現“意外”,副骨便應運而生。
“副骨是在生長發育期某一骨骼的多個骨化中心在發育中未合并,以致形成多一塊或幾塊骨,或由額外獨立的骨化中心發育而來?!?nbsp;曾鋼解釋說,骨化中心指骨化發育的部位,是骨質發育的中心點,骨化隨著這個骨化點逐漸擴大,然后逐漸形成骨組織。具體來說,骨骺/骨生長中心先形成一個骨化點,進而形成骨祖細胞,然后骨祖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骨細胞形成骨化點逐漸構成骨組織。
按照其成因,有骨化中心的骨均可以形成副骨,四肢骨多見,其中下肢相對于上肢比較常見,尤其在足踝部。正常人足部有30多種副骨,一般人群中足踝副骨的發病率為18%~36.3%。比較常見的如副舟骨(發病率4%~21%)、距骨后三角骨(發病率1%~25%)、腓骨下游離小骨(發病率0.2%~6.6%)。
三種情況下
副骨會引起不適
副骨一般在骨骺線出現骨化中心后即可以初步確診。大部分副骨一般邊緣光滑,副骨形態及位置不會發生改變,一般不會引起不適癥狀。但在三種情況下,副骨也會讓人備受困擾:
其一,形成副骨的部位往往有局部的皮膚隆起,隆起高度因副骨大小而異。因此足部副骨會導致穿鞋時隆起部位與鞋面摩擦,引起皮膚擦傷出現疼痛。
其二,副骨形成的部位狹小,在活動過程中與鄰近骨或肌腱軟組織之間的摩擦、撞擊、擠壓,導致滑囊炎和肌腱炎,引起疼痛。如距骨后三角骨在踮起腳尖動作下會被上方的脛骨與下方的跟骨擠壓,就如夾核桃一樣,產生疼痛,這種情況多見于運動員、芭蕾舞者。
其三,副骨有肌腱或韌帶附著,當發生扭傷或者反復運動時,副骨與正常骨之間的纖維軟骨可能發生聯合撕裂,引起副骨不穩定,進而出現關節不穩。例如腓骨下游離小骨,部分會附著踝關節外側韌帶,踝扭傷后會出現踝關節不穩癥狀。
穿大一碼鞋
可防副骨疼痛綜合征
曾鋼表示,對于副骨導致的疼痛綜合征要分析成因,對癥防護和治療。
如果屬于皮膚摩擦引發的疼痛和皮膚角質化,平時可穿大一碼的鞋以及局部用一些保護軟墊進行保護。
對于副骨與鄰近骨或肌腱組織摩擦引發炎癥和疼痛,可以先予以避免劇烈活動,局部用消炎鎮痛藥物處理,等炎癥消退后如無癥狀可恢復運動。若反復發作,影響運動或行走,建議手術治療。
而對于纖維軟骨聯合撕裂引發的副骨和關節不穩定,需要盡早規范治療。在外傷后可以立即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一段時間,以幫助撕裂的纖維軟骨聯合愈合。若拆除固定后仍有關節不穩定或疼痛,則建議手術治療。
副骨會遺傳?
并非病態,無需擔心
副骨會不會遺傳給子女?對于這個問題,醫學界的認識是在不斷深化的。
“最初研究認為副骨形成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就意味著副骨是可以遺傳的。但最近研究顯示副骨為不完全外顯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提示副骨遺傳具有隨機概率?!痹摫硎?,父母有副骨,甚至遭遇副骨疼痛綜合征等困擾,并不代表孩子一定會步其后塵,家長無需過多擔心。
不過,他也提醒,在諸多副骨中,副舟骨是比較特殊的一種類型,往往與兒童先天性平足癥合并存在?!案敝酃菚又仄阶愕幕吻闆r,而平足畸形會反過來增加副舟骨出現疼痛的癥狀?!币虼?,如果孩子出現走路久腳痛的癥狀時,家長應盡早帶孩子到足踝??苹蚬峭饪七M行專業評估,視病情采取保守治療或醫療干預。
(責任編輯 :韓璐)